• 239阅读
  • 0回复

薜君度文章:影响美中关系的因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0-02-28

    说经济利益是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长期动因,但战略与安全利益考虑以及政治和意识形态考虑常常超越经济利益。美制裁和孤立中国对双方都有损害,两国越早恢复良好关系越好
    【纽约《侨报》2月23日文章】题:影响美中关系的因素(作者美国马里兰大学政治系教授薛君度)
    对中美关系的性质起着关键性影响作用的有下列4个基本因素。第一,经济利益;第二,战略与安全考虑;第三,国内政治对外交的影响;第四,全球国际局势的发展演变和中美双方国际地位的相对变化。了解这4个因素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对我们认识中美关系的过去乃至测度未来,都会有所帮助。经济利益无疑是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长期动因。不过,它对双边关系的影响受到了其他几个方面的制约。首先,在不同历史时期,随着中美双方各自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双方关系的性质及各自所获得的经济利益是不一样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只不过是美国人所憧憬的一个海外商品市场,尽管中国在接受西方的经济侵入过程中不自觉地经历了某种程度的社会变化,她仍然只是在不对等的经济关系中充当了一个被动的角色。但到了今天,中美双方的经济交往,显然已具有了平等和互惠的性质。中国对美国商品、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需求,与美国对中国市场某些产品及其他方面的需求是可以互补的。这种经济利益的互补性,可以成为中美双边关系发展的一个长期基础。但战略与安全利益考虑以及政治和意识形态考虑,常常超越经济利益,有时成为左右中美关系最有份量的因素。认识到这一点,是我们理解二次大战后中美关系的关键。无论是中共建国初期中美关系的恶化,还是1971年后的正常化,都是双方政治与战略安全利益变化的直接结果。战略与安全考虑无疑是主宰中美关系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但是如果独立地看中美两国,他们应当是在地缘政治上相互间的直接威胁最小的两个大国。但这一点并不等于双方在战略利益上自然而然地一致,作为两个大国,中美之间的战略关系是与全球政治和国际局势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40年代,面对日本侵略,双方结为盟友。40年代末、50年代初全球战略格局重组之时,中国国内局势骤变和对外一面倒,导致中美关系陷入敌对状态。朝鲜战争更加深了这种敌对状态。而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也应当主要归功于中美双方在对苏关系方面找到了共同的战略利益。中美之间战略安全关系的这种间接性质,使人们对其发展变化的估计和判断更难以确定,因为双方战略安全利益是否一致,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相互间地缘或直接军事威胁发展的结果,而是她们各自与其他第三国或地区关系的副产品。另一方面,政治与意识形态态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程度也因时而异,受内部政治局势和外交政策的相互影响。还有,整个国际关系的演变,例如美苏关系,冷战或冷战时代的结束,苏联和东欧共产党国家剧变等所产生的“大气候”,当然对中美关系产生影响。但最基本的一点是:中国究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很多国际问题和地方冲突,非中国参与不可。美国如无视或孤立中国,必引起动乱不安。
    中美之间在意识形态、传统、文化与价值,以及经济和政治制度等方面有根本的不同,同时在台湾问题上也存在着基本的矛盾。但是双方同样有着共同的重要利益。中美关系正常化来之不易,维持中美之间紧密而友好的关系,将符合两国的利益,也将有助于亚洲的稳定及世界的和平。而恢复两国友好关系的关键在于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尊重双方的感情,避免干涉对方的内政,也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人。
    有些美国人认为,随着美苏关系的改善,中国的战略重要性也相应降低,从而美国可以毫不顾忌地加强对中国的惩罚,并延长两国关系的紧张状态。我的意见是,这种做法对双方都有损害。我认为两国越早恢复良好的关系越好,否则,受害者不仅是中国一方。坚持制裁和孤立中国,会引起中国反抗和东亚不安的局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