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6阅读
  • 0回复

曼谷《中华日报》文章《访侨乡潮汕剪影》(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2-03-31

    【曼谷《中华日报》二月九日至二十七日连载特写】题:访侨乡潮汕剪影(记者:何韵)精神文明话从头正月初,抱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潮汕地区,以泰华报人公益基金会代表团的名义,作为期三天的参观访问。
    在整整三天的参观访问中,我对潮汕的现况,并不感到失望,比我从听来所作的想像要好得多。从街道上及田野里人民的衣着打扮,可以相信,他们的生活,已大有改善。据数年前到过潮汕的一位同行老前辈说,他曾看到的潮汕人民,多数是穷得连鞋子都穿不上的,衣服更是补了再补。可是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潮汕人民,不但都穿上鞋子,衣着打扮也并不比首都北京人民差。奇怪的是,连在田里耕种的妇女,也都把头发烫得卷卷曲曲的。
    不过,仅仅三天短促的时间,我仍可感受到潮汕地区也有阴暗的一面。
    也许可以这样说,目前中国政府所极力推行的两项政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潮汕地区,物质文明是有了显著的进步,但精神文明却不仅没进步,有些地方反而比以前倒退了。
    据说,过去的汕头,情况比其他潮州县要好得多,最糟糕的是潮阳县。如今,却恰恰相反,潮阳县各方面都获得改善,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汕头反而倒退了。尤其精神文明方面,很多上年纪的老乡,都普遍认为远远不及五十年代,大公无私的观念是越来越淡薄,“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更不知去向了。
    这情形似乎不仅存在于潮汕,广州市也然。我们代表团一位团员,从下榻处东方酒店赴宴前,顺便把手里一卷报纸寄放在柜台的服务员处,以免带上宴会,满以为象泰国酒店一样,可以免费寄放东西,但服务员立刻向他索取三角钱,算是保管服务费,当然不是进私人荷包,而属公家的收入,但也令人觉得是斤斤计较报酬的作风。
    汕头市的交通工具,不管是公家的或私人的三轮车,也有敲竹杠的倾向。从我们住的华侨大厦离友谊商店没几里路,来回却被收了九元人民币,等于泰币一百多铢。
    表现精神文明仍落后的现象,还在于教育问题上。如今的潮汕少年男女,尤其是女孩子,由于抽纱手工业的蓬勃,收入很不错,。“花时间读书还不如抽纱”便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气。本身既不愿多读书,这个地区的教育自然无从推广普及了。如此现象,所谓精神文明又从何谈起呢?
    数年来,我三度访华,走遍不只十个城市,未曾碰上一个乞丐。但这一次,就在我踏上汕头市的第一天,便碰上讨钱的乞丐,也亲眼看到一位人民解放军跑着追缉一名小扒手。在潮阳县城,也碰上一两次乞丐。
    这又是一个精神文明的问题。我觉得,北京中央政府提倡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确是当前力求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所不能缺少的,且两者必须并重。只是这些提倡和指示,尤其是精神文明方面,来到潮汕地区,只是一个口号罢了,根本还没有真正落实去推行。黑市兑换外币猖獗汕头市的黑市兑换外币情形,其猖獗的程度,没有亲眼见过的人,恐怕很难想像得到。在严肃管制外汇的中国,这种非法买卖的生意,竟如此兴隆。
    我们抵达汕头市华侨大厦的第一个小时,便发现有这么一门生意。不过,必须承认,我比其他团员迟钝,人家早在大厦门口搭上了线,一百块港币换来四十二块人民币,我却在楼下的人民银行,仅换来三十块人民币,少得了十二块,等于泰币一百五十余铢,这不是个小数目。
    对这个情况,我决定亲自证实,是真是假,马上可获得答案。我尝试单独走出大门口,只在大厦前路旁站了片刻,便有一名三十多岁的汉子,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上来低声问:“要不要兑换人民币呢?”我象发现鱼儿上钩般喜出望外,心想这回可证实相传多时的黑市兑换外币情况了,但又有点儿害怕,这是犯法的呀!要是被人发现,可不是闹着玩的啊!所以,我只敷衍式的问了一问:“一百港币能换多少人民币呢?”这人也毫不迟疑的马上回答:“四十二块!”
    第一次证实便到此为止。我并没有掏出钱来兑换,说一声“现在还不换”,便走开了。
    只转眼刹间,一名中年高大汉子,便出现在眼前,同样对话,但这汉子的兑换价格比刚才的多一块人民币。“我如何把钱交给你呢?”我决定兑换之后,心中仍有点害怕。但他却十分冷静的,若无其事的说:“没问题,就这样递给我吧!”但是,我却仍不放心,用口袋里的揩面纸把一张一百块的港币包好,然后递给他,他同时也把四十二块人民币交给我,接着他这样解释着:“兑换款额超过一千港币才给四十三块人民币的兑换率,一百块只能给四十二块。”我好奇的问他,有多少人民币可供应呢?他毫不犹豫的说:“你需要三五万都有,需要时,随时可往对面那家饮食店找我……。”说着,他指向大厦斜对面自由市场路口的一家饮食店。
    这宗非法买卖,不上三分钟便告结束。为了达到亲身体会的愿望,我甘以负疚的心情,第一次在中国干了非法的事。说真心话,干完这桩买卖,我丝毫不为自己能够轻易赚得一百多铢泰币而高兴,相反的,我的心情是万分沉重,我实在不愿意相信,这是活生生的事实。
    第二天大清早,为了进一步探索这门黑市买卖的蓬勃程度,七点不到,我便单独的冒着刺骨的寒风,走出大厦大门,跨过马路到自由市场路口的那家“东方饮食店”去,询问兑换人民币的事。老板模样的店主点一点头,问我需要多少。我却反问他有多少,他便答得很干脆:“你要多少都有就是啦!”
    我便又兑换了一百块港币,在这位“老板”面前,我似乎显得有点寒酸了,也许在他看来,一百块港币的买卖,实在太小儿科了!不过,这位“老板”倒是不嫌弃这宗小买卖,立刻到店后去,数了四十二块人民币交给我。幸好当时店里还未有顾客,不必象在马路旁交易那样的提心吊胆。
    然而,我发现,提心吊胆的只是我自己。至于对方却处之泰然,根本不当作一回事。这实在是令人不解的现象。我想,大概不会有人相信,当地的执法者和领导人,对此事一无所知。
    换一句话说,如果真个一无所知的话,这一类的执法者或领导人是要不得的!
    经过多方的调查访问,多少可以认识到,汕头的兑换外币黑市场,并不是我原来想象的那么简单:市民需要港币只是为了便利于购买某些物品。如果只是这样的需要,不可能有那么大笔人民币供应的。据一位老乡暗中相告,这是一个大机构大集团所为,是一宗相当大的舞弊行为。这破坏国家经济的勾当,是在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出现,尤其自从港商与中国政府大量合资搞加工工业之后的畸形现象。按照这类合作的规定,原料入口一切兑税,但加工后的成品只能外输,不得销售中国国内市场。但多数港商都希望钱能赚得多些、快些,原料进口报兑时,少报一些,制成品输出时再多报一些,一进一出,便可捞得一大笔。(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