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香港《快报》社论《中共锐意经营旅游业的奇怪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04-28

    【本刊讯】香港《快报》四月二十日发表一篇社评,题为《辛辛苦苦的蚀本生意——中共锐意经营旅游业的奇事怪象》,摘要如下:
    中共在观念上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为落后,其中显著例子之一是对旅游事业的观点与做法。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早在五十年代已认识发展旅游事业的两大好处,一是沟通民间交往,促进国际谅解;而更重要的一点则是赚钱,旅游业是最本轻利重的“无烟工业”。以美国为例,纵然富甲天下,仍极力争取旅游收入,美国政府在一九五四年成立了“旅游总署”,接着,刚从“马歇尔计划”中复苏的西欧各国也相继成立类似机构。如意大利,过去二十年的旅游业收入占国民总生产值的百分之五十五以上。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包括香港),在六十年代初期也大举发展“无烟工业”,其好处也早已有目共睹。而中共,却直到现在才开始认识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从近期的报道中看来,中共的确是锐意发展旅游业,但中共目前在这方面的做法非常奇特,观念也异常落后。
    说他们做法奇特,有例为证:任何国家在发展旅游业的初期,都是先开放让游客进来,从游客身上赚到了钱,再扩大投资于发展旅游设施,以吸引更多游客。唯有这样才能使旅游业从无到有,达到“无烟工业”的目的。而中共现在的做法恰好相反,成千成万的欧美游客被阻入境,理由是国内旅游设施尚不足,先要由政府拨一大笔钱出来造宾馆、起饭店、培养接待人员等等。少数获得入境签证的外国游客,每到一个城市皆获帝王般的接待,又有大汽车,又有小汽车,又有陪同人员,又有接待人员。这样搞法,怎能赚钱?事实是已经在赔钱,而赚钱尚属远景。
    中共的锐意经营旅游业,是辛辛苦苦地做着蚀本生意,并且很可能是在培养着另一种形式的官僚主义,旅游部门在年报中可以列出许多成绩,如游客人数增加了百分之几,旅游业收入增加了百分之几等等,而那些毫无必要的陪同人员和接待人员皆以一般干部支薪,并不包括在旅游业支出项内,其结果是表面赚钱而实际赔钱。
    另一种奇特做法是由于中共当局缺乏办旅游业的经验,外国游客到大陆旅游两三个星期往往从北京到桂林游遍大部分已开放的名胜区,游客走马看花却自以为游遍全中国,一次过算数,下次不来了。这就是不懂“生意经”,若以英国为例,面积只及中国的几十分之一,而欧陆游客到英国只能以两三个星期游遍伦敦及其附近的温莎堡和苏塞克斯郡,如果你想游览格拉斯哥和苏格兰乡区,或者专业人员想观光利物浦和纽卡斯尔一带,那末就得下次和后次再来。哪有如此愚蠢的旅游当局让外国游客看过一次就算了?
    说中共观念落后,是他们至今仍把赚钱当作一件可耻的事,甚至为国家赚钱也被认为“走资本主义道路”。事实是现在的中共干部仍不懂得认真考虑怎样借旅游业来赚大钱。这些干部对外来游客常说的口头禅是“我们和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我们办旅游不光是为了赚钱”。中共当局明明是为了赚钱才把一部分工业和农业投资拨出来造宾馆,偏偏那些干部却认为赚钱是“不好意思”的事,而要把应该有利可图的事变成蚀本生意。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