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共同社报道:《苏共中央全会支持和西方举行首脑会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3-04-30

    【共同社东京四月二十八日电】题:苏共中央全会全面支持和西方举行首脑会谈
    莫斯科二十七日电:苏共中央全会二十七日通过了一项决定,重申和平共处政策和强调苏联和其他国家举行首脑会谈的重要性。
    这表明,在这次大会上作出的更换政治局人员的决定并不意味着苏联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变化;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将访问西德和美国等和西方协调的政策,今后将比过去更加不遗余力地展开。
    【时事社东京四月二十七日电】述评
    苏共中央全会第二天(二十七日)在苏联内政方面决定了大幅度地更动克里姆林宫领导人的人事,这是勃列日涅夫执政九年来的第一次。这次人事更动包括解除谢列斯特和沃罗诺夫。特别是谢列斯特,由于乌克兰地方报纸最近对他进行了指责,人们已相当准确地预料到会解除其职务的。另外,沃罗诺夫,在他七一年三月从俄罗斯加盟共和国总理降职时,人们便认为被赶出政治局只是时间问题,因此,这些更动并不使人们感到吃惊。
    另一方面,在这次人事更动中令人特别感到意外的是葛罗米柯和格列奇科两人的升格。两人既不是政治局候补委员,也不是书记处书记,只不过是普通的中央委员。这种“破格的提拔”意味着克里姆林宫首脑一致认为,他们两人在活跃的勃列日涅夫外交和巩固的国防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安德罗波夫进入政治局也一定是因为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在国内治安方面的功绩受到了高度评价。这样看来,不妨说,这是对在过去八年多的时间中特别对支持现政权出了力的内政和外交的直接负责人所进行的“论功行赏的人事安排”。
    【本刊讯】东京一些报纸四月二十八日就苏修中央全会人事变动发表述评。
    《每日新闻》的述评说:国防部长格列奇科进入政治局的背景是考虑到向捷克进行介入以来不断提高的军部的实力。另外,也是想在同中国进行军事对抗时加强万无一失的准备。同时,在苏联的外交政策中,向第三世界提供军事援助的比重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同美国关于限制战略核武器的谈判中和欧洲裁军的谈判中所表现的那样,对于军事大国苏联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在决定政策的机关想直接听取军部最高负责人的意向。
    《东京新闻》评论说:由政治局候补委员提升为政治局委员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安德罗波夫,过去就是勃列日涅夫一派的人。同时,葛罗米柯外长、格列奇科国防部长也都是勃列日涅夫极为亲密的战友。虽然据说葛罗米柯的派系色彩淡薄,但他在推进同西德关系正常化、尼克松访苏、欧安会等方面,实际执行了一系列的勃列日涅夫外交路线,并取得了成绩。
    国防部长格列奇科被任命为政治局委员,这是在赫鲁晓夫时代国防部长朱可夫被驱出政治局以来第一个现职军人进入政治局。
    据认为,这是为使同欧安会相并行的欧洲裁军谈判成功,需要军部协助,因此,勃列日涅夫总书记才想把军部“抱在怀里”,可以认为,这是根据缓和紧张局势路线采取的措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