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香港《经济导报》专题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西德的经济危机》(未完待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0-01-29

    【本刊讯】十九日出版的一期香港《经济导报》杂志发表一篇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西德的经济危机》的专题资料,文如下:美国的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曾遭到多次经济危机的袭击。这是美帝国主义一天天烂下去的最好证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先后经历了一九四八——四九年、一九五三——五四年、一九五七——五八年、一九六○——六一年四次经济危机。一九四八——四九年危机:美国一九四八——四九年的经济危机是在战后一度“繁荣”之后出现的。战后,美国各经济部门需要加速固定资本更新,在战争时期被推迟了的积存的国内购买力要求实现,同时被削弱了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也要从美国进口各种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因此,在一九四六——四八年美国的经济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但是在这些暂时性因素基础上出现的“繁荣”是不可能持久的。紧接着,从一九四八年十月开始,美国便爆发了一九四八——四九年的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
    从一九四八年十月到一九四九年七月,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百分之十点五。与一九四三年比较,一九四九年的工业生产下降百分之三十三。这次危机除个别部门外(如小汽车及建筑业),几乎所有工业部门都受到危机袭击。钢产量从一九四八年的八千○四十万吨,下降到一九四九年的七千○七十四万吨,即下降百分之十二点一。
    固定资本投资从一九四八年的二百二十一亿美元下降到一九四九年的一百九十三亿美元。破产企业数目从一九四八年的五千二百五十家增加到一九四九年的九千二百四十六家。失业人数从一九四八年的二百○六万人增加到一九四九年的三百四十万人。批发物价指数降低了百分之六。危机期间还出现了大批商品卖不出去、国内外贸易额下降、铁路货物运输量减少和股票跌价等现象。
    一九五○年六月,美国发动了侵朝战争,暂时打断了这次危机。由于战争的刺激,美国的工业生产在一九五○至五三年间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二。但是即使在高涨时期,由于人民购买力的萎缩,轻工业部门仍然在一九五一至五二年发生了局部性的生产过剩危机。一九五三年,随着侵朝战争的被迫停战,美国又爆发了战后第二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一九五三——五四年危机:从一九五三年五月到一九五四年三月,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百分之十点二。虽然这次危机没有波及到所有的工业部门,但从钢铁、煤炭、纺织等工业部门来看,下降的情况也很严重。一九五四年与一九五三年比较:钢产量从一亿吨下降到八千零一十二万吨,即下降百分之二十,大大超过一九四八——四九年危机时期下降的幅度。煤的产量下降百分之十四,纺织工业下降百分之六。固定资本投资从一九五三年的二百八十三亿美元减少到一九五四年的二百六十八亿美元,即减少百分之五点三。受危机袭击而破产的企业一九五四年达到一万一千零八十六家,比一九五三年增加了二千二百二十四家。一九五四年完全失业人数高达三百六十万人,超过了一九四八——四九年危机时期的失业人数。危机期间,国内外贸易额缩减,铁路运输量下降。
    一九四八——四九年和一九五三——五四年美国的经济危机没有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是由于西欧各国当时还没有从严重的战争创伤中恢复过来。战后这些国家的固定资本更新及军备竞赛,使得工业生产还处在上升阶段。(未完待续)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