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阅读
  • 0回复

对我人民公社的劳动组织和不断革命进行诬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58-09-28

    【新华社日内瓦讯】英国曼彻斯特卫报”9月11日刊载了维克托·佐扎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走向共产主义的捷径,一支由农民组成的工业大军,到1964年可以有黄金时代吗?”
    文章说,北京各报昨天表现了对历史价值的微妙感,它在第一版以最显著的地位所刊载的不是关于台湾危机,而是关于一项计划,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个计划就会在大约六年的时间内使中国达到共产主义边缘。
    毛泽东的边缘手法在于试图跳过苏联发展中的最艰苦的时期,当时,斯大林为了为城市工业化提供资金而把农村挤干了。
    中国的集体农庄将合并为“人民公社”而消失。但是,这种国内革命的最惊人的方面就是使农业劳动力适应工业任务。人民公社将发展它们自己的地方工业,规模虽小但是甚至可以制造钢铁和钢铁产品。这种工业并不是像俄国或者西方常见的那种现代工业,但是它们不只是农村工业。农民们将生产更多的他们所需的原始的工业品。农民们由于受到了工业纪律和习惯的约束,他们将变成工业炮灰。俄国在三十年代曾经大量生产过这种炮灰。
    但是毛泽东自己对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所作的崭新的贡献,就是他建议把农民变成工业无产者而不使他们都市化,而西方和俄国在它们自己的工业革命中却必须这样做。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用斯大林经常谈论的,但是从来没有采取的一套手法来增加农村的现有人力。所有的妇女不论她们的家庭牵连如何,都将从家务中“解放”出来而并入劳动力中。家务将由特别委派的单位来为整个社会完成。
    当斯大林在三十年代叙述这种安排的时候,并且当赫鲁晓夫比较更近地谈论某种类似这种安排的时候,据表明,只有当农庄的繁荣程度和社会主义“觉悟”程度提高到足以使这种安排实际可行的时候,这种安排才能够完成。
    在另一方面,中国人不仅目前在谈论这种安排,而且实际上已经在几个大地区内实行这种新的安排,这几个地区被用来作为新计划的试点地区。
    文章说,虽然目前的组织军事化只是为了对自然进行斗争,“但是在这两种不同的战斗中,互相转变并不是一件难事。”在发生战争的时候,就会“动员全民的武装来消灭敌人”。
    【新华社日内瓦讯】英国“曼彻斯特卫报”11日发表了维克托·佐尔扎的另一篇文章,题目是:“毛泽东继承了托洛茨基的衣钵”,副标题是:“劳动军事化”。
    文章说,毛泽东所提出的劳动军事化的新主张,有着一种突出的托洛茨基主义的色彩。毛泽东所鼓吹的“不断革命”使人想起了托洛茨基所极力主张的“不断革命”,所谓“不断革命”是要使革命永远沸腾着,把共产主义从俄国通过欧洲扩大到全世界。北京的“红旗”杂志写道,中国人民已经掌握了毛泽东的关于“不断革命”的思想:“他们不愿意在革命发展中停顿下来,他们看到,革命愈是迅速地向前发展,他们得到的利益愈多。”
    劳动军事化的提法就出现在同一节引文中,人们不禁要把这种提法同托洛茨基的主张联系起来,虽然只有已经失宠的共产党领袖才会冒被称为托洛茨基主义者的危险。
    文章说,在“人民日报”上公布的党的决定说,农民的自留地“可能”移交给公社,但是在那些已经建立的公社中,这一点事实上已经做到了。这样,毛泽东在同赫鲁晓夫进行的看谁能首先把他们的人民领向共产主义的竞赛中,又一次胜过了赫鲁晓夫,因为在俄国,到目前为止,农民的坚决反抗使得他们还能够保留他们的自留地。
    可以有理由地怀疑毛泽东的计划是否行得通以及这样建立的任何制度在经济方面是否有效。但是,另一方面,必须记住这个计划将包括五亿农民,事实证明到目前为止,这些农民在党对他们提出的要求面前,一直是驯服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